章艺谋的苦恼在八十年代其实很常见。
1980年,在林为民还在知青点埋头码字的时候,《中国青年》刊登了一位叫做潘晓的女同志的来信。
编者给这封来信取了个题目,《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这封信用沉重、幽怨的笔触写出了当代年轻人面对艰难生活所产生的苦闷,甫一发表,就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从1980年5月开始到这一年的年底,《中国青年》杂志社收到数以万计的读者来信,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对这一问题的专场讨论不胜枚举。
“潘晓讨论”所讨论的问题很宏大,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等。
章艺谋的苦恼放在这些命题当中毫不起眼,但却同样重要。
一份工作,对于这个年代的很多人来说,就是一辈子的事。
你干了这件事,难道就注定了一辈子只能干这一件事?
章艺谋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他比“潘晓”要幸运,有林为民这位引路人的帮衬。
打完电话的当天晚上,章艺谋便坐上了前往西安的火车。
厂里领导不支持,那我就去找别的厂。
拍电影这件事,我必须得干!
章艺谋内心的执拗,林为民并不清楚,但他欣赏章艺谋的为人和他在电影上所展现的天分。
这样的人,你让他当一辈子摄影师,不是要屈死他吗?
在章艺谋坐着火车去追梦的时候,林为民仍在废寝忘食的写着剧本。
《追风筝的人》是部大戏,剧本容量也要比一般的剧本多不少。
连续不断的创作,憋在公寓里好几天,林为民跑到百老汇散散心,打算也看看音乐剧或者话剧。
不过他出门比较早,中午吃完饭就跑到了百老汇,距离晚上的演出还有五六个小时,林为民只能信马由缰的在百老汇的几条街上游荡着。
西44街,在第八大道和第七大道之间,这里汇聚了五家剧院,走在剧院对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个显眼的幽灵面具,海报附在每盏街灯上,一长列,背后的建筑铺张着年代久远的金色。
国王剧院,开张于1927年,有1645个座位,是百老汇最大的戏院之一,《旋转木马》、《南太平洋》、《卡米洛特》、《新绿野仙踪》等一系列经典音乐剧,让这里成为了百老汇最具代表性的剧院。
林为民走进国王剧院斜对面的一家咖啡厅,店面不大,他要了一杯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
咖啡端上来,刚喝了一口,就听见旁边传来了一个暴躁的声音。
“卡梅隆,我真的无法继续了。理查德现在江郎才尽了,他写的东西配不上我的曲子!”
林为民朝着一旁看过去,一个淡金色头发,略有些龅牙的中年男子正在抱怨着。
跟他坐在一起的男人西装笔挺,梳着油光锃亮的发型,典型的精英白男。
“安德鲁,你要冷静一点。理查德之前跟伱合作《星光列车》的时候,你们合作的不是蛮愉快的吗?”被叫做卡梅隆的男人劝道。
安德鲁不耐烦的说道:“那不一样。《星光列车》,这部作品我对它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凭心而论,卡梅隆,你也觉得《星光列车》并不算优秀吧?”
卡梅隆面对安德鲁的问话陷入了沉默,安德鲁见状接着说道:“但这次的东西不一样,我不能让理查德毁了这部作品。”
“没有那么严重,安德鲁!”卡梅隆的反驳显得底气不足。
安德鲁愤怒道:“卡梅隆,你是这部戏的制作人,拿出点你的担当好吗?莎拉你们不同意我用,迈克尔你们不同意我用,现在理查德反倒是强压着我用!在这部戏里,我到底还有没有话语权?”
见老友暴怒,卡梅隆赶忙说道:“当然有,你当然有话语权,你才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
劝了一句,卡梅隆又道:“可是,安德鲁,你也得理解我。莎拉是舞蹈演员出身,迈克尔是喜剧演员出身,投资人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出演这么重要的角色?理查德跟他们俩的情况不一样,他和你合作过一次,你们彼此之间是有默契的……”
“去**的默契!狗屎一样的默契!”
安德鲁爆了粗口,卡梅隆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他凝视着安德鲁,生硬的说道:“安德鲁,这可是一部投资超过300万米刀的大戏,你不能这样任性。之前大家已经闹的非常不愉快了,除非你想把这部剧搞黄,否则你得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气。”
说完这些话,卡梅隆起身,又对安德鲁说道:“你需要冷静一点,明天我们再聊吧!”
安德鲁看着卡梅隆离开的背影,猛力的在桌子上捶了一巴掌,仍感到不解气。
这时他终于发现了一直在盯着他看的林为民。
“你在看什么?”安德鲁语气不爽的问道。
“没什么,帅哥!”林为民悠哉的回了一句。
安德鲁本来是打算发泄一下的,没想到对方居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他的气势瞬间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
尝试着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凶一些,可却丝毫没有作用,反而是嘴角控制不住的扬了起来。
“真有你的,伙计!”安德鲁对林为民露出了一个善意的笑容。
林为民同样笑着说道:“那当然,这一招我可是屡试不爽。”
“听起来你是音乐剧作曲家。”林为民问道。
安德鲁点了点头,“如你所见!”
见安德鲁并不排斥交流,林为民坐到了他这桌。
“恰好我也是一名编剧。”
安德鲁指了指外面国王剧院的招牌,调侃道:“在百老汇,一个音乐剧作曲家和一个编剧偶遇和算不上很巧。”
“好吧!如果你是个金发女郎,或许这招更有用一点。”
安德鲁哈哈笑了起来,“伙计,你的幽默确实更吸引金发女郎!”
说完,他正色朝林为民伸出了手,“安德鲁·劳埃德·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