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客观公正?”这倒是稀奇。不过的确,吾有功也有过,当朝都有儒生、术士、六国王族等等人骂声一片,那又如何?后世这个叫李贽的来这句“千古一帝”谁能比得过?
秦始皇嬴政对于天幕说自己的过一点也不感到稀奇,大秦的速度太快了,统一得了天下但人心却不是。
大秦这列快车,的确要听从天幕这般休养生息才行。
不过,竟然会发展成“极限”这端,那后面朝代为避免秦的灭亡肯定有采取法家的对应面,看来极大可能是儒家。
不过,目前还不是天幕说得这般吧,难不成吾后面的继承者没经住事儿?是扶苏,那按理依了儒家不应该好一点吗?
天幕怎么会用“严酷的高压之下和个人意志强奸了的老百姓”如此形容?要么是类似孔子春秋笔法的夸大,要么就是扶苏没上位,后者可能性显然更大。可目前吾也没有换人的打算啊?难不成有人篡位,谁敢?
秦始皇嬴政想到这儿扫视了在一旁听天幕讲解的一众儿女。
汉
天幕讲求“客观公正”和“有功有过、有褒有贬”。这让汉武帝刘彻等人很意外。
竟然有肯定其之功过,又批判其之过,这双重之下的确不偏不倚。但这与时下的判断方法相差有些大。
周取代商,为实现君权的合法性而实行天人合一之说。周礼也注重这块。道德成为判断的标准。
善恶显然是最明显的,这里儒家是典范,在儒生们眼中,秦是暴秦,其他功再有都是小功。
但汉武帝刘彻看前朝秦始皇的功过,自然是有尊敬的,因为其是站在政治家的角度看治人和治世之术的平衡和配合,这里当然无关道德。
所以天幕上的评断,对于儒生们等人,功是前所未闻和不应该是这样啊!对于汉武帝等皇帝们,功是典范,过是需要用手段来避免的,无关是非判断。
唐
唐太宗时期
“好一个客观公正!”唐太宗李世民大为感慨,这句在他看来不要太妙。
房玄龄则一脸赞叹,“的确这样,前人管不住后人评说,是是非非都有,但如此断言才是真正的的‘人‘啊!”一边回应着李世民,一边摸着胡子。
魏征也在一旁,想起自己平时劝诫陛下,幸得陛下宽容,不嫌事之大小,心胸宽广,方有这段君臣之谊。但为劝诫分明,有时的确有点激烈,“客观公正”的确好,想着可以试着改改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