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原本历史上,曹操可是到建安十二年(207),也就是今年,才刚刚打掉乌桓、灭掉袁家残余势力、杀光袁家三兄弟呢。
如今算是刘备的介入,提前两三年结束了北方的大规模战乱、转入相持。所以省出来的这点时间,确实需要无为而治,安心种田。诸葛瑾这两年也没折腾什么新的事儿。
诸葛瑾治下的地盘,这两年里,主要就推进了两件长期建设工作。
一件是幽州那边的,继续深化渔阳郡的边榷贸易,把更多乌桓人、鲜卑人、南匈奴人拉来做生意,用鲜活牛羊换取盐茶腌肉。
这個贸易的原理,之前也分析过了,就是利用汉人的优化管理和数学统筹,降低草原胡人“超期放养、用多费草料换取牛羊多活一些日子让肉保鲜”带来的饲料浪费。
有了汉人敞开供应的盐巴,以及活牛羊和腌肉之间的无限量供应兑换,草原胡人诸部也就越来越放心“牛羊长够了肉就直接屠宰,不要超期多养以备过冬,尤其是羊,长膘长够了立刻杀,换了腌肉照样能过冬,还风险更低、不用看天”。
这种草原各部的思想意识转化,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是胡人文化水平低,数学算不明白,接受新事物时,一时也看不清盈亏,需要多观望观望,才能摸清好歹。
所以以诸葛瑾这样的大贤高才,也是花了两年时间,才堪堪把这事儿推广普及了。
去年的时候,刘备治下的那部分幽州,算是第一次实现了粮食的完全自给自足,不够吃的部分就靠买来的胡人羊肉补贴——而之前的年份,幽州多多少少还是要靠冀州和青州贩运粮食过来补贴,才能糊口的。
比如诸葛瑾和赵云对公孙度下手的那一年,当时诸葛瑾就是花了一些谈判手腕,许了一些条件,换取青州的袁谭走渤海航线给幽州运粮,才确保赵云和周瑜的军队有足够的军粮完成战事。
短短两年后,幽州就不用再依赖袁谭运粮了,这也算是一桩非常了不起的政绩。只是这种工作,不显山不露水,过程没什么曲折精彩,也算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了。
不过,诸葛瑾深化渔阳边榷贸易的同时,也是需要配套很多建设工作的。因为渔阳边榷会耗费巨量的海盐来腌制腌肉,还要敞开给友好部落卖盐。
诸葛瑾走之前,是布好局做好安排的,让渤海郡的周瑜负责后世天津、沧州一带的“长芦盐场”,推广海盐晒盐法。
以周瑜的执行力,当然不会误事儿。这两年里,每到农闲时节,周瑜都兢兢业业扩建盐场。
他把幽州西部环渤海的几个郡,和冀州渤海郡当地的徭役民夫,都趁农闲按计划征集起来,负责围堰拓展盐田、兴修配套的沿海水利。
诸葛瑾为周瑜选择的盐场选址本就不错,是经过后世历史考验的。长芦盐场后世满足了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用盐需求,拿到东汉时期,只要技术手段得当,还不是降维打击碾压?
周瑜只要施工规划和执行力跟得上,那简直就跟捡钱差不多。两年下来,新增了几十万汉亩的围堰盐田,总算是跟上了渔阳榷场的腌肉消耗速度。
而除了边市榷场和盐场的建设以外,青、幽百姓过去两年服徭役的另一大主要差事,就是在沓氏的船厂里继续广造海船、在三韩沿岸适合深水良港的锚地泊区营造港口。
这件事情,显然是为了配合赵云对三韩地区的渗透控制,进一步把辽东南部的地盘经营起来。经过两年的建设,刘备阵营甚至能在耽罗岛(济州)上,建立起了第一座放养的马场,把上千平方公里的优质草场充分利用起来。
原本历史上,汉朝时候对三韩的渗透和控制当然是很弱的,但那主要是拜航海技术薄弱所赐。在诸葛兄弟大刀阔斧改造后,如今的大汉水运能力已经极大提升。
尤其是糜竺担任了幽州的布政使,这种巨富海商出身的官员,自然会把沿海水运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现在刘备军对三韩人力、物资的调度成本,已经极大降低。三韩半岛,汉江和大同江流域,完全可以作为一块肥饶之地利用起来。
(注:在部分州拆分州牧,设置布政使和防御使,这个改革在第430~450章有提到,忘了的可以回去看之前的情节。)
搞边市、造盐田、造港口、造海船、大规模牧养牛马、确保幽州粮食自给自足。这就是诸葛瑾等人过去这两年,在青、幽取得的主要成绩。
……
“子瑜真是军务民政无所不通,这两年孤倒是疏于关心关东近况了,没想到悄无声息做得如此大事。这治国理民之功,此番表你为司徒,想来天下也无人不服了。”
刘备听完汇报后,也是愈发叹服,中肯地点评了诸葛瑾的功绩、才干。
诸葛瑾当然要谦虚一下:“主公位列三公,自然是天下众望所归,至于我,实在是有些惶恐……”
刘备拍拍他胳膊:“惶恐什么,桓灵之时,三公也不过是五千万钱的事儿罢了,多少人当过三公?
这次曹操废了三公,也算是帮我们打扫干净陈年污垢。从此以后,司徒这个官职能不能重新被天下人敬重,就看子瑜你的了。”
——
ps:战争戏暂时过了,重逢封官,有一些内政戏流水账需要盘点一下。毕竟也得概括一下诸葛瑾这两年干了些什么成绩,别嫌水。鞠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