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兵部,这个便不用我多说了吧?所有军务事件,全归兵部。”
“第五刑部,和大昭狱可并为一部,主刑罚狱案,也可为政令法律推行机构。普通刑案可由地方审理,死刑案则要上报大昭狱核准方可执行。”
“第六工部,各囤田水利建筑路政工程,全归此部。”
周疏宁说完只觉口干舌燥,再看长孙清明所记录的,竟一字不差全写了下来。
他指了指位吴大人所掌的典客司。”
长孙清明又将鸿胪寺三字记下,轻轻搁了笔,赞了一句:“妙,妙啊!这样一来便能让各部各司其职,问责起来也能责有所属。”
周疏宁点头道:“这样一来,就不会存在一官多职的情况,做起事来也更加条理分明。皇上也不用担心无人可用,一个萝卜一个坑,铲掉一个,自有番,倒也不急于一时。”
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历史上十分成熟的官制了,是经过历史上下几千年验证过的。
直至新中国成立,才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也是换了种形制存在着。
长孙清明对这一整套的制度十分感兴趣,说道:“我这便入宫禀告父皇,他肯定也会支持官制改革的。”
恰好近日春闱,科考的时间又要到了。
算起来,最近京城中有好几件大事。
一是太子大婚,一是春日演武,一是科考。
周疏宁若有所思,片刻后才道:“殿下,此行小放去南疆,似乎还不能服众。我有个想法,能给他增加一些威吓。”
长孙清明问:“嗯?爱妃讲。”
周疏宁道:“不如在演武中增加一个擂台项目,决出武状元。如果小放可以拔得头筹,定能让他的声名和威望再提一提。”
长孙清明觉得此计也甚妙,便应允道:“有何不可,那便待到演武时增设一个擂台项目好了。”
周疏宁无奈一笑:“怎么我说什么你都听?都不质疑一下的吗?”
长孙清明将自己刚刚记录的导图卷起收好道:“你说的对,为什么要质疑?这些都是于家国大有利好之事,爱妃可以多说一点。”
周疏宁点头:“等我哪天想起来,就全都说给你听。”
这边夫夫俩为了大晏的未来呕心沥血,那边皇后的两位老嬷嬷则回到了中宫,开始对着皇后大吐苦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