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子尝了一口肉干粥,赞同地点头:“徐三郎为人不错,教导出来的孩子自然不错,可惜三郎了。”想当初徐三郎去了,还托人随礼叫吊唁,谁知一眨眼,大家就去逃难。
世事难料。
“阿爹,我们是跟着徐家村人,一起去吉庆府吗?”姜氏把心中的疑问问出来,到了吉庆府,下一步怎么做?还是和徐家村的人一起吗?
张夫子摇了摇头:“到时候再说吧,这一路下来,只能拜托徐家村人照顾了。”
毕竟是老熟人了,来到陌生地方,最好抱团取暖。可外面的情况怎样,目前还未知。事情变化得太快了,有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
张小妹啃了一口地蛋子,好好吃,好香甜,比肉还好吃,再喝一口苦涩的野菜汤,这些野菜,还是徐家人给的。
忽然有种流泪的感觉,就像在外面的游子,回到故乡。或许是徐家村人的乡音,让人熟悉安心。
“阿爹,不如跟着徐家村一起,我们力量太单薄了,独门独户,会被人欺负。”家里妇孺多,阿爹又残废了,全靠二哥,难支撑。
经常听说本地人会联合起来欺负外地人,甚至有歹心的人吃绝户,弄个仙人跳,让你跳进去,让你吃哑巴亏,有苦难言。与其这样,不如跟着徐家村。
徐家人淳朴至善,听徐老三说,村里的丫蛋娘和半瞎子不是徐家村人,也是半路加入的。老弱病残都不嫌弃,可见徐家村的村品。
留在徐家村,总比和陌生的人住一起。
张绍涛听到妹妹的话,觉得有道理,但话不能讲死,阿爹说得对,变化的太快,很多决定只能临时决定。
对着张夫子说:“阿爹,小妹说得有道理。不过,到时候在看,你说得对,等到吉庆府,再根据情况做决定。”
“绍涛,吃过饭后,你去找村长过来,我们留在村,要拜托村里的照顾,是个累赘,咱们给些银子,比较安心。”逃荒出来,马车,粮食,甚至人也丢了。
但银钱总藏着些。张夫子觉得给钱徐家村,求人的时候,也不心虚。
张绍涛赞同:“是的,还是阿爹想得周到,给些钱村里,待着也安心,路上需要徐家村的庇护。”跟着村走安全,人多势众,外人看到也退避三舍。
何况打头是福达的阿娘和大哥。腰圆膀粗,谁见到他们,谁都掂量着。
徐老三带着虎皮和曾氏文博回来,至于当归,他阿娘喊他回家吃饭了。
程顾卿看到洋洋得意的好三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怎么了,扛着虎皮乱逛!”
徐老三赶紧解释:“阿娘,老师和师兄要看,我被逼的。”说得好不情愿,外人还以为张夫子逼良为娼呢。
程顾卿一巴掌拍过去,恶狠狠地说:“把虎皮晾起来,吃饭。”
洗手还是不洗手,随便了,大菌吃细菌,也没看几个人生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