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嬷嬷又在周围烧蚊草,防蚊虫。
谢二管家叫下人弄来一壶茶,以及茶点。
至于谢大爷,不放心夫人,陪着她进入帐篷了。
夜深,四周除了蟋蟀等昆虫等声音,一片寂静。
程顾卿无所事事,喝了口茶,吃个点心,还别说,味道不错,应该是糯米做的,里面带豆沙,像平时吃的豆沙麻薯。
这种糕点,小娃子肯定喜欢吃,特别是肥团。
四人相坐无语,还是谢嬷嬷打破沉默,毕竟她算得上徐家村的老熟人了,带着八卦地问:“程娘子,那个走在最前头,牵着牛的,长得很高大的,是你儿子吗?”
全村最高最壮最粗糙,不注意,都难。其实两个人一看,就是母子,但总要确定一下。
程顾卿秒懂,她说的是谁,除了徐老大,还有谁呢。笑着回答:“是哩,俺大儿,杀猪的。”子承母业,天赋,不杀猪,天理难容。
谢嬷嬷眼睛亮了亮,继续问:“前面的2个娃子,也是你孙子?”好神奇,一家人都好高大,是不是程娘子的相公,也一样高大呢?
程顾卿点了点头,继续笑着说:“是哩,俺的孙子,不仅2个,还有1个,也长成那样的。”长得又粗又糙又高,俺和老大一家,一个模板出来的。
谢嬷嬷眼睛亮得亮瞎你的眼,继续说:“程娘子,你们一家长得真好,我家的孙子,瘦瘦弱弱,吃不饱的模样。”
吃得挺多,就不胖。谢府家的伙食,起码能吃饱,两个孙子,怎么吃,也像根麻杆。
程顾卿不知道说什么,看谢嬷嬷的样子,也挺粗壮的,孙子可能随老公。正如我的好二儿随徐三郎。
谢嬷嬷也不管程顾卿有没有回答,继续问:“程娘子,你们村,是从哪里来的,要去哪里?”
这样问,是不是很冒犯呢?但好想知道。
旁边的谢二管家和郑嬷嬷竖起耳朵,准备听清楚。
忽然发现谢嬷嬷,直肠子也有好处。
事无不可对人言,什么灾民,无所谓,也不怕被人知道。
直白地说:“从安州府过来的,俺们那边干旱,颗粒无收,又有鞑子打过来,只能逃了。
听说那边卫国公在吉庆府,有朝廷的兵守着,鞑子也不敢打过来,最重要,听说那边收留灾民。俺们无处可去,只能去肯要俺们的地方。”
谢嬷嬷也知道北方旱灾,鞑子南下,以及北方的几个洲沦陷,被鞑子或者反贼占据,朝廷早就迁都南下。一路走来,成群结队的灾民,看着怪可怜的。
谢嬷嬷安慰地说:“程娘子,你们南下是对的,南边的确收留灾民,也有强兵把守,没有旱灾。”
谢嬷嬷把知道的事情说出来,看到谢二管家没用眼神阻止,大松一口气,我说的,都是准说的。
许大夫听到南边真得收留灾民,也安心了,贵人说收留,那真得是收留了,咱们没走错地方,欣慰地说:“能收留我们就好了,一路下来,最怕那边不收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