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科技赐爵,并非流爵,仅限于个人,而且仅提升得爵者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更多政治上的特权。
顾大嫂以女人身份当官后,朝廷官员对新帝的许多“新奇”想法已经懒得反对了,反对又能怎样?“帝不纳”,这三个字写在史书上,只有当事人的官员们才知道有多么痛苦!
王皇帝为什么不肯效仿宋仁宗呢?“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多好的皇帝啊!
于是扈三娘出任直殿司将军,负责在京师一应官办学堂安保护卫工作,李清照出任翰林院学士,负责全宋词收录编修工作,朝廷又多了两个女官,也没翻起多大的浪花。
不过王伦很清楚,一旦顾大嫂三人犯错,那么官员们接天盖地的奏章就要扑来了,什么传统、历朝法度,官员们肯定会用口水淹没一切。
但他的心情仍旧很不错,只要新汉朝对外战争不断取得胜利,那么他的威望也会越来越高,他所推行的诸多利民政策,反对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故而王伦在与众臣商议后,终于推出了新汉朝的爵位制度。
宗室爵位除太子外,其余皇子封亲王,视为一品;太子之外诸子封郡王,视为从一品;郡王其余诸子为镇国将军,视为从二品;郡王诸孙授辅国将军,视为从三品;郡王曾孙授奉国将军,视为从四品。
郡王四世孙授镇国中尉,视为从五品;郡王五世孙授辅国中尉,视为从六品;郡王六世孙授奉国中尉,视为从七品。
六世之后,不再授爵,视为庶民。
王伦对自已的后代持一种悲观态度,这世间就没有万世不移之国,养个六代人,也算是顺应时代的规矩。他顺便打了个补丁,郡王以下,若后代愿意参加科考出来做官,先清出宗谱放为庶民,不再具备任何皇室继承权。
宗室爵位之外,有外戚爵位,只传两代,且不得高于侯爵。
于是赵盼儿的父亲赵良正赵大夫,便受封巨野侯,仍旧担任开封医学堂学正一职。
功臣勋爵,则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十五级,以秦汉时期的郡、县、乡为前缀嘉名,不实封地方,而是由朝廷开支一笔爵位俸禄。勋爵世袭三代便开始降爵,降爵两次后便废除。
又有工技爵位,凡有大发明利于国事、兵事、民事者,经朝廷审验定功,仅授终身,不得世袭。
于是许贯忠得封英国公,萧嘉穗得封梁国公,朱武得封舒国公。这三位都是有军功在身的,朱武虽然不善指挥作战,但很善于搞军队建设,军队编制、军职区分、军衔划定等,都是由他辅助王伦来完成的。
至于吴用,他并没有在三省诸部、寺任职,而是出任了仪鸾司指挥使,这个前宋时就设立、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的官署,被王伦效仿明太祖,改组为了情报特务机构。
吴用受封东平侯,这是一等侯爵,距国公只差一步,吴用觉得,自已还可以再努努力,更进一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