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华道,“最近降水量过少,县里的粮食也涨了价,我怕后面再涨,于是多囤一些。”
“你怀疑会干旱?”周里正面上一惊道。
宋月华笑了笑道,“这个说不好,现在快到冬天了,说不定开春雨就来了。”
确实如此,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
周里正点点头道,“反正快过年了,囤点粮也好过冬,我去村里张罗张罗,免得粮到后头越买越贵。”
等到周里正回去后,季明也过来问了一趟。
“我能借个仓房吗?”季明道。
宋月华看着他问道,“大院的仓房反正空着,你这是要囤多少?”
季明笑呵呵道,“明天你就知道了。”
次日,杂货铺老板剩下的5000斤全部被买了,要不是周里正也一起去了,差点全被季明全包圆了。
两人商议之下季明分了2000斤,周里正3000斤。
昨天听了周里正的话,有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又见到一车车的米粮往村里拉。
有些人看着心里着急,跑到县城再买粟米时,价格又涨了2文钱。
周里正自留1000斤,拿出2000斤来,按20文一斤的价格,每户限买50斤,卖给村里人。
有些人觉着20文一斤还是太贵了,还有一些人觉着50斤也不多,总比外头便宜,周里正2000斤粟米很快被村里人分完。
一些没有买到的人也无所谓,总觉得价格还会再回去。
这段时间,朱文言跟张如山都没来学堂。
后面宋月华在学堂碰到了张如山,顺便问了猪倌的事。
猪倌这事说来确实有些违背律法,几年前,朝廷就禁止了本朝与大漠国通商,这一年来猪倌大量收购的都运到了大漠国。
两人私下见不到猪倌,但通过旁听,猪倌应该是不知情的,大漠国的人通过本地人,伪装成北方人高价进行收购,猪倌还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
殊不知,天下没有白得的银子。
张如山郁闷道,“你说得对,我身无半点功名,上次因为是亲子关系,才勉强能得以辩护,这次的事情的既定事实,按燕县令的性子,只怕不管你是否受到蒙蔽,全部按通敌来判。”
“你现在去考个功名也来不及了。”宋月华道。
张如山摇头道,“讼师,需得是秀才功名。”
宋月华叹了口气道,“我写封信,你们尽快送去驿站,看能不能给你争一个辩护的机会。”
回到家后,宋月华给燕风见去了一封信。
信里只求得到一个辩护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朱文言县里村里两头跑,张如山整日泡在书房里面,跟易夫子研究我朝律法。
大约过了8天,燕风见回信,让张如山去找衙门的师爷,那人会安排好的。
得知消息后,朱文言感激不已。
张如山欣喜道,“大丫啊,我就知道你最厉害了。”
“狗蛋啊,你可别让我失望。”宋月华道。
张如山,“……”
猪倌的事情,宋月华没再多管了,在杨木匠那里定的食盒早就做好了,往里头垫上几层布,再用油纸包着吃食一包包放上去,整整装满了三大盒,里头的东西耐放,放久一些也不会坏,可以慢慢吃。
小瑜把自己写的乙班的教案也寄了过去。
“乙班的?”宋月华笑问道。
谢瑜有些不好意思道,“宋姐姐说得对,人得有志气嘛,老是畏手畏脚的,我就只能在丁班打转了。”
宋月华很欣慰,笑道,“好好努力,争取以后教到甲班。”
把小玉生辰礼物寄出去后,宋月华现在整日看天盼雨,要是碰上干旱,那就是大灾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