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沈遇之前说好的回城日子。
宋玉枝这日照常收摊,三大一小回到了清水巷。
赵大娘平素下工之后,自己一个人回去待着也无甚意思,都是在宋家小院这里,或是陪着周氏说话做针线,或是包圆了宋家的杂活儿,然后被宋玉枝无情“扣押”在一道用夕食,睡觉之前才会归家。
今日赵大娘没在外头停留,送了推车后就直接就回家去了。
黄昏时分,宋玉枝补过一个午觉,起了身。
同样想着沈遇今日回来,宋玉枝绑好襻膊进了灶房,想着多做一道菜送到隔壁去。
上次沈遇给的野菜都让她做成包子馅给卖空了,菌子只卖了一天,对外说是数量少。
说来其实没少到那份上,而是菌子晒干之后,只要不受潮,保存得当,放上个半年一年都没问题。
若是再磨成粉末,还能当成增鲜增香的调料。
宋玉枝就存了一半下来,一小部分先连着做了两日,先给家里人尝尝鲜,其余的都给晒成了菌子干。
今日她就准备多做个菌子炒腊肉。
把干菌子泡上之后,宋玉枝打开了家里存放米面的橱柜。
然后就发现家里米面数量不对劲了——
自然不是少了,而是好像多了!
正好宋知远在外头玩完,带着小猞猁跑回了家。
小家伙自小卫生习惯就很好,到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灶房净手。
看到自家姐姐一边下厨,一边若有所思的。
宋知远就问:“姐姐这是咋了?”
“你回来的正好。”宋玉枝说,“正好帮我点一点东西。”
小账房领着她一天二文钱的工钱,很是负责,日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三不五时就拿着炭笔写写画画,记录的都是家里的账目。
那小本子摊开,宋玉枝在旁边用秤称量现存的米面。
宋知远很快得出结果,“姐姐没说错,米多了一斤,面多了一斤半。”
多了东西当然不是坏事,家里又日常只有这么几个人出入,还都是小心谨慎的性子,但凡家里没人,肯定要把院门和灶房上的门都落锁的。
很简单的,宋玉枝就知道是赵大娘动的“手脚”。
也只有她,在能出入小院灶房的同时,还知道宋玉枝对数字十分敏感,只偷偷动了一斤半斤的。
宋玉枝好笑道:“我还当是我最近忙昏了头,感觉出错了呢!”
宋知远捂嘴笑道:“肯定是沈大哥不在家的时候,姐姐顿顿都留大娘用夕食,次次还不让大娘拒绝。她就只好这么偷偷的回礼了。”
宋玉枝不由也跟着笑了一下。
这还另外送什么菜呢?
干脆还是两家一道用夕食吧。
宋玉枝放了宋知远去玩,自个儿把米淘好,把菌子和腊肉都处理好,就去了隔壁。
想着若是确定沈遇已经回来了,就立刻把饭食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