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在小岗生产队太惹眼,以至于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们这刚走,不出一小时估摸着所有人都会知道宋大成和张大妮这回是跟着宋丰业去部队,与此同时又会开启新一轮的讨论。
这些人说来说去大多都是羡慕二老以后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赚工分,可以跟着儿子去部队享福。
可他们丝毫不会考虑甚至提及他们为何宁可这么大年纪背井离乡,也不留在土生土长的家乡。
没有人会设身处地的站在你的角度看待问题,他们只会看到事情的表面,想自己认为天大的好事,规避近在眼前的真相。
这个年代的人好似统一的老思想就是多生多养,生多了长大了就算有不孝顺的也不怕,总有一个靠谱的、孝顺的,这辈子晚年就不担心了。
孝顺的是应该的,不孝顺的也不苛责,仿佛那就是喝水吃饭一般普遍,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除了反面教材会被人提一嘴,平常压根不当回事。
沈清清也只是心里想想,压根没有钻这个牛角尖,这种千古难题压根不是她能解决的。
抬头看看身侧的家人,低头揉了揉几小只的头,沈清清浅浅一笑。
幸好她生孩子是因为爱,没有考虑过指望他们赡养问题,她会自己给自己养老生存的底气。
养大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至于以后会不会孝顺,既看她的教育到不到位,也看人性的参差。
迎着晨光牛车缓缓行进,因时间不急,所以宋丰业对赶车的小年轻直说慢慢来稳当为主,到县城时,也不过才8点多。
下午一点多的火车,此时去火车站显然太早。
为了不耽误别人的时间,宋丰业果断让人把他们送到国营饭店门口。
老老少少这么多人,几个孩子刚醒明显还泛着迷糊,想着一早上这么多事早饭都没吃安稳。
沈清清索幸一人一碗小米粥,原还想再点些别的,被张大妮拦住了,直接掏出早上现做的饼子和一罐小酱菜。
饭店经理对宋丰业还有印象,一瞅着这架势就知道他是要返回部队,所以啥也没多说,尽量提供帮助。
宋丰业跟人借了后院,带着五小只去洗漱。吃完把东西寄存,几人就难得悠闲地在县城逛了起来,直到饭点才返回。
吃完各自背上行囊,浩浩荡荡的去车站。
他们这次回程异形跟,五个大人、三个半大的少男少女,另加五个小娃,总计十三个人。
车上一个包厢最多六张床,显然定一个是不够的。托了关系买到六张票在一个包厢,另外两张票有些间隔。
张大妮直呼浪费钱,就想着一家人凑活凑合挤挤买六张就够了,可宋丰业只说一句:三个孩子已经过了免票的年纪,咱不能钻国家的空子。
此话一出,张大妮啥也不说了,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最忌讳的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宋丰业虽然对她们带着孩子单独一个车厢有些担心,但好在几次下来沈清清和宋丰美都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再加上张大妮和三个大孩子的帮衬,显然问题不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