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河里的水位再升高4米,就达到了警戒水位。
29点3米这道红线,是文家坝开启的标准,也是整个蓄洪区启用的标志。
洪区镇政府的人都知道,根据当前的雨情,泄洪区启用,可能会变成现实。
时时掌握水位的陈恩奎,已经将情况电话上报县里,并请求了援助。
而其他领导,也都将电话打到了派出抢险人员,并安顿好其他村民。
下午两点多时,苏昊跟着的小队中,走在前排的一人突然喊道:“不好,是管涌。”
正在低头查看大堤的苏昊猛地抬头看向前方。
在右前方的大堤外的地面上,距离大堤根部约十来米的一处洼地,正在汩汩地向上喷射着泥水。
那浑浊的泥水,好像喷泉一般,水柱竟然达到一人来高。
所有的人,都立马行动起来。
苏昊跑到大堤
在距离喷水处三步远的水滩上,苏昊将稻草袋扔在了水里。
就这么几分钟的功夫,原本胳膊粗的水柱,就扩大到碗口粗。
苏昊抬头冲一个青年喊道:“李军,你赶紧去喊一队过来支援,然后再去镇里,把二组的人也都喊过来,叫他们多带些稻草袋。”
李军刚要搬起一个草袋,听到喊声,便答应一声,向大堤上面跑去。
每年农闲时,洪区镇就会面向群众收购稻草袋。
蓄洪区内水网纵横,很多百姓也都会种上一季春季水稻,家家户户也都有一个大大的稻草垛。
因为镇里每年都会收购稻草袋,所以几乎八九成的村民,都会编制稻草袋。
每只稻草袋的收购价很便宜,仅为一毛钱,但需求量很大,镇里每年至少会收购三四十万只。
大部分草袋,会装满土,就近码放。镇里则会库存个五万只左右。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也多少能帮百姓增加点收入。
一般情况,夫妻俩合作,一人搓绳,一人编织,每天能生产十五六只草袋子。
有了草袋子之后,镇里还会组织各村村民就近在各处大堤附近取土装袋,码放在大堤上下。
别处的大堤,为了防洪,那些草袋石块都是码放在大堤上面。但在蓄洪区内,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洪河大堤这边,码放在大堤上的草袋仅仅占到四分之一左右,更多的则是码放在蓄洪区这一侧的大堤根部。
而在蓄洪区大堤那边,则是将更多的草袋子码放在大堤外侧根部。
这是因为蓄洪区的整个大堤,每年都会检修,几乎不会发生溃堤,但会出现漏水和管涌。
因为暴露在外面,经受着风吹日晒,而草袋的抗风化能力又差,所以蓄洪区内的镇政府才每年都会大量收购草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