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服装厂并没有在新城区。而是守在老城区边缘的一个旧厂房里面。新城区有一处刚刚开发的经济产业园。很多企业都纷纷入驻,因为入驻产业园不但能够享受减免税的政策,还有一大笔补贴可以拿。
但是,王作仁依然坚守着老厂房,在老城区经营企业。用王作仁的话来说,厂子没有搬迁,还在老城区的旧址处,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厂子里的员工上下班。厂子里很多老员工都是从厂子一开业就入职的,跟着王作仁干了十几年。虽说在服装厂打工,也有不错的收入。可毕竟都还是工薪阶层,每天上下班主要依靠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如果厂子搬到了新城区,那么员工们的上下班时间无疑就会增加许多。
我听王作仁这样说,心里感叹:在这个年代,能够为员工着想的老板着实不多。王作仁如果把服装厂搬到产业园的话,肯定能拿到那一大笔补贴。而他宁可不要这笔钱,也要方便职工。想到这里,心里面默默地为他点个赞。
厂房虽旧,却整洁卫生。一个大院子,西面一排车间,东面是宿舍楼兼职工食堂,北面则是办公楼。大院里停着四五辆厢货,看样子都是用来拉料、送货的;紧靠宿舍楼有一个雨棚,种了一排苹果、杏之类的果树,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一定是果香四溢。从外部环境来看,厂子的风水格局没有什么问题。
随着王作仁来到他仅有十平米的办公室。王作仁说先歇歇脚,喝点茶,于是给沏了一壶茶。不是什么好茶,就是普普通通的茉莉花茶,但是茶香味好闻极了,一时间充满了整个房间。
我说,“喝茶不急,咱们先看看情况。”王作仁听罢,转身到办公桌后面的一排铁皮柜里取出来一本蓝图,摊开在桌子上,说,“这是建厂时候的蓝图。”我连忙走上前去,仔细查看这份图纸。
厂子面积不大,建筑相对简单,除了车间之外,其他的地方和我看到的、推测的都差不多。只有车间有所不同,从外面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其实在车间的最北面还有一间半地下的仓房。于是,我提出来要先去车间看看。毕竟,发生事故的地点全部都出现在车间。
我跟王作仁刚刚走到车间门口,就看到一位大姐面色慌张地从车间里跑了出来,差点与我们撞了一个满怀。王作仁扶住神色匆忙的大姐,说,“什么事儿,这么急急忙忙地?”
大姐看到王作仁,退了半步,面带焦急,“厂长,不好啦!大事不好啦!二壮失踪啦!”
“大惊小怪,大活人还能没了。”王作仁呵斥了她一声,随后往车间里走去。那位大姐紧随其后。
刚进车间,就看到两名身体健硕的男子站在门口处议论着什么,见王作仁进来。两人立即停止了交谈,走上前去,“厂长。”
王作仁摆了摆手,说,“到底怎么回事?”
其中一位年龄偏大一点的男子对着王作仁说,“厂长,二壮他从中午到现在,一直都不见人影。到处都找了,门房也问过了,说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人出厂子。”
这名男子叫大壮,另外一名和他交谈的男子叫三壮。大壮、二壮、三壮,是三兄弟。也是厂子里的力工。负责扛包,送货出货。大壮三十五六岁,二壮,也就是刚刚失踪的那位,三十出头,三壮则是二十来岁。三兄弟常年在厂子里出力气,干重活,一身的腱子肉,体格好,眼睛里都放着精光。这时再看大壮和三壮,眼神黯淡,透露着一丝焦虑。毕竟,一个大活人从眼皮子底下消失了,还是自家兄弟,搁谁谁也急呀。
王作仁还是相对冷静的,说,“你先别急,详细跟我说说情况。”
大壮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早上起来,我们三人到了厂子,就开始给车上货,大概十点来钟,算是上完了货。休息不到半个小时,料就到了,我们又往库里运料。本来车间说留下两包料就够。结果,刚吃完中午饭,工长又说料不够了。二壮就去库里搬料。没想到左等右等,也没等到他出来。我们就去库里找他,可是,库里连个人影都没有。”
“谁跟他去搬的料?”王作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