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对门的刘阿姨。你还记不记得有一家跟刘阿姨关系很好的,你小时候我们还去他家吃过饭的,叫蓝欢。”
李祥在脑海里仔细搜索,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家人,因为姓氏比较少见,所以还稍微有点印象,只是蓝家是跟刘芝关系一直走的很近,跟李家并没有太多的来往,仅限于认识而已。李祥点了点头,稍微记起来了。
“刘阿姨说的就是这个蓝欢,比你小两岁,她没有回她爸的单位上班,现在一直在重庆的厂里上班,今天我们两个聊天的时候刘阿姨突然想起这么个人,觉得你们还很合适,所以想介绍给你。但是蓝欢现在找没找她也不是很清楚,还要去问一下,如果没找的话就最好。我一听也正好,这种是最理想的。蓝欢家是隔壁县城的,但是她们老家的镇是紧挨着我们老家的镇,各种风俗习惯是一样的,吃饭也吃得到一起去,两家也算知根知底,只要她也没找,那你们两个太合适了。”明明事情一点眉目都没有,王秀丽先在那里自我陶醉上了。
“还问都没问呢,你先说上合适了,万一这个蓝欢找了或者觉得我不合适呢。”李祥倒不是故意要泼冷水,扫王秀丽的兴,而是这种情况是很可能发生的。
“那就等刘阿姨问完再说,不过她既然提了这个事,肯定是知道蓝欢没有找才说的,只是还要去跟蓝欢家好好说一下这个事情,征得她家的同意才行,我们等消息就行了。”
王秀丽看起来对这个蓝欢很是满意,李忠国也没话说。李祥不禁在脑中仔细回想蓝欢长什么样,但是想了很久,一点也想不起来,已经渐渐淡忘这个人了。原来确实去过蓝欢家吃过一次饭,但那都是在小学的时候,时间一晃过去了将近20年了,这期间两人从没见过面,长什么样也早都不记得了。更何况女大十八变,小时候的样子恐怕更是不剩多少了。
其实王秀丽满意的地方李祥都明白,两家算是认识多年,老家又离得不远,文化、语言、生活习惯都一样,年龄相当,而且都在北方长大,只是蓝欢的父亲是另一家公司的,又有相同的成长环境,这样说起来共同语言也会多一些,自然成功率要比在老家找的这些要大很多。恐怕也是想到了这些,王秀丽才格外觉得这个靠谱吧。
李祥也没放在心上,听刘芝的意思,恐怕也是有一段时间没跟蓝欢的妈妈联系过了,否则怎么会不知道蓝欢的近况,等她打听完再说吧。
李忠国这时换了个话题说:“你要去学习,我觉得也不是不行,你也看好学校了,那最近就不要往外跑了,马上亲戚间的请客吃饭就要开始了,这么多年我们不在老家,现在既然回来了,也买了房子,那就要跟亲戚间走动起来了,你跟着一起去好好认认人,不要走在大马路上哪个是哪个都不认识,到时候说你不喊人,丢人的是我们。”
李祥一听就知道肯定是王秀丽说的,在外婆杀猪的时候就来了一些亲戚,李祥这么多年在北方早就不记得他们谁是谁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叫,有些看起来有些岁数了,又是跟自己同一辈的,有些看着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结果都是下一辈的,真的让李祥摸不到头脑。李忠国也是希望借此让李祥跟亲戚之间互相认识,多些来往,毕竟以后在老家住了,人情客往也是很重要的。
说要认人或许也只是个借口,其实更多的是李忠国和王秀丽的交际场合,他们是如鱼得水,见到各种多年不见的人,扯不完的各种八卦。当然,中间必不可少的环节还是让他们留意一下适龄的女子,好给李祥介绍。
今年说来也奇怪,以前很少出现的人今年都开始有来往了。在李祥的印象中基本没怎么出现的两个姑姑家的表哥也都现身,李祥又重新认识了很多亲戚,但是基本上都是上一辈或平辈的,至于子侄辈的,甚至有孙子辈的,那根本认不全了。
在腊月最后的几天里,李祥跟着李忠国和其他几位叔伯一起,背着贡品和香烛火炮,去给往上几代的祖先烧纸祭告,这一年也终于要过完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