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2点,柯蒂斯音乐学院二楼的主音乐厅
现在进行的是键盘乐专业1983届毕业生的毕业演奏会,每一位毕业生都需要参加,当年一起考进柯蒂斯音乐学院的上原俊司、梅斯和菲欧娜正坐在音乐厅最前排的椅子上。
与他们同排而坐的包括了伊格诺思院长、键盘乐专业主任加里·格拉夫曼,三人的任课老师艾莲娜·索柯洛夫老师、罗伯特·麦克唐纳德以及劳埃德·文森特,以及其他专业的老师们。
后面则是坐满了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当然了与其他大学相比,柯蒂斯音乐学院全院加一起也不过是大小猫三两只的规模,勉强把音乐厅坐满。
充当独奏音乐会主持人的是即将卸任毕业的柯蒂斯音乐学院学生会主席,指挥专业大四学生维克托·弗里斯。
“女士们,先生们,马上即将开始的是1983届键盘乐专业毕业生独奏音乐会,请大家保持安静。”
维克托·弗里斯站在舞台上拿着话筒,等音乐厅内恢复安静后,继续说道。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又到了毕业季,今天我们大家相聚在柯蒂斯音乐厅,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举行毕业演奏会,
“他的演奏曲目是贝多芬《升F大调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op.78》,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S.178》,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
整个音乐厅响起所有人的掌声,上原俊司从位置上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步履轻快地登上音乐厅的舞台,观众席上的掌声更加热烈。
在掌声中,他先是和维克托拥抱了一下,然后走到舞台中央,手扶着施坦威钢琴向众人微微鞠躬后,坐在了钢琴凳上。
整个音乐厅变得安静下来,在这无比的安静中,上原俊司轻轻抬起手,放在钢琴的黑白键盘上,缓缓按下。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阵悠扬婉转的琴声如同一股清澈见底的溪流,悄然从指尖流出。
这美妙的旋律似有生命一般,自由自在地穿梭于空气之中,充盈着整个音乐厅。
那轻快跳跃的音符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散发出无尽的欢乐与活力。
音乐厅听众们的心灵似乎也被这些快乐的音符所触动,心情变得格外舒畅愉快,宛如沐浴在春日暖阳之下,全身都洋溢着一种温馨而又舒适的感觉。
《升F大调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op.78》,是贝多芬献给心爱的泰丽莎的作品,因此也有《泰丽莎奏鸣曲》之称。
整个奏鸣曲一共就两个乐章,时长不到十一分钟,很快就演奏完了。
没等音乐厅在座的众人开始鼓掌,上原俊司开始演奏起了第二首奏鸣曲,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S.178》。
谈及李斯特的作品,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炫技\"。
从12首《超技练习曲》到19首《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将钢琴技巧几乎发展至极致。
然而,当李斯特步入中年之后,他开始厌倦贵族的生活,转而去思考人生与人性的本质。
从“炫技大师”变成“哲学家”,其作品因此带有了更多的哲思。
《b小调奏鸣曲S.178》便是在此背景下创作的,这首作品创作于1852年至1853年,于1857年在柏林首演。
这首作品李斯特题献给了舒曼,而舒曼将自己创作的《c大调幻想曲》献给了李斯特作为回报。
这首作品在面世之初并不被人们接受,还受到了一些攻击和负面评价,但瓦格纳却非常欣赏这部作品,对其报以极大热情。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这首作品才逐渐成为音乐会中的演奏曲目,到了20世纪时,人们给了这首乐曲极高的评价,成了李斯特作品的巅峰之作。
《b小调奏鸣曲S.178》虽然是奏鸣曲,但它的结构无论对于专业人士还是爱好者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
这部庞大的奏鸣曲作品并没有乐章的间隔,从奏响第一个音开始,便是一次30分钟左右的惊心动魄的旅途。
没有主题,或者说主题隐藏在不停的旋律中,隐藏在上原俊司不停跳动的十指中。
说实话,上原俊司公开弹奏李斯特作品的次数并不多,上次弹这个还是去年艾莲娜老师给他布置的作业。
这一次的毕业演奏会的曲目是加里?格拉夫曼定的,他、梅斯、菲欧娜三人抽签,给他们练习的时间只有一周。
上原俊司那时候还在渥太华举办巡演,等梅斯和菲欧娜两人抽完后,剩下的这份就给了他。
事实上等上原俊司回到费城的时候,离毕业演奏会只剩四天的时间了。
可以说就给他准备的时间非常的紧张,好在贝多芬的《升F大调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op.78》还算熟悉,李斯特的这个《b小调奏鸣曲S.178》他刚才就弹错了两个音。
“威廉,刚才的贝多芬弹的还不错,李斯特的倒是有两个小失误,看来平常练得太少了啊。”
艾莲娜·索柯洛夫拍了拍上原俊司的肩膀,取笑着爱徒平常疏于练习,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是背谱演奏,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错,加上上原俊司的演奏水平已经经过那么多乐团和观众的检验,老师们自然是很放心的。
“艾莲娜老师,这次的准备时间有些短了,不过李斯特的作品我确实练的太少了,以后我会加强的。”上原俊司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威廉,以后就没有老师来督促你了,接下来只能靠你自律了,时间可过得真快啊,转眼间你就要毕业了,我期待着你能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有更高的成就。”
艾莲娜·索柯洛夫看着上原俊司,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一定会的,老师。”上原俊司很郑重的向艾莲娜·索柯洛夫鞠了一躬。
中场休息结束,上原俊司再次回到钢琴前,准备开始最后一首奏鸣曲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的演奏。
演奏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S.178》时,上原俊司还需要通过手法和技巧来轻柔地牵动听众的情绪,或许是因为实力稍有欠缺,他才会用那种柔和的悲伤来渲染画卷。
但到了肖邦的作品,他已无需如此,他可以轻松地调动每个人的情绪。
要是这是一首欢快的作品,他就能让所有人开怀大笑,而不仅仅是会心一笑。
这首作品要是悲伤的,他就能让大家立刻落泪,而不是心里掠过一丝悲伤,事后回想起来才感到痛苦。
只要作品有需要,他就能近乎完美地演绎出作品要展现的内容。
想让人笑,就能让人笑,想让人哭,也能让人马上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