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懵了…
这元大明之前也算个童生,在酒楼还当过掌柜,后来得罪了人,回到村里种庄稼,也是村里的大户人家。
田地少说有60亩,除掉税收算40亩,也算不错,家里不仅有牛,家禽也不少,加起来少说得有四十个,家里还有一个骡子,还有六只猪,还修了这大院子,少说也有二十间屋子。
他们有果树,还卖粮食,卖蛋,老三做工20文一天,按理来说一家人不用这么拮据,一年少说得有50两银子,家里却没菜吃,全家野菜,还是焉了吧唧,这不会是大宝他们之前去挖的吧?
想到这,她笑着问道:“亲家母,你们家没种点菜吗?”
陈氏没好气道:“家里种了三四亩,那些不都得卖钱吗?我还有四个孙子要叫束缚买笔墨纸砚,那不得省着点花?”
“那秋冬的地蛋子、萝卜璇、腌白菜,三月的笋丝那些也没有吗?”
董氏不解,这些不都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吗?
陈氏冷哼一声,“那些不得等继祖他们几个人回来吃吗?他们一连四季在学堂,定是吃不好睡不好,好不容易回一次家,怎能吃野菜?”
董氏眼神微眯,笑道:“那娟用命生下你元家的孩子没有吃肉的资格还没吃菜的资格了?”
陈氏见董氏生气,想到元大明的眼神,笑道:“亲家这是哪里的话?我这不是想着那四个孙子要是有出息了,他们怎么也会拉三房一把,那到时候三房也就不愁吃喝了不是?”
董氏冷笑:“亲家,明日我让老头送一百两银子过来,帮衬帮衬你们吧!”
陈氏一听立刻喜上眉梢:“真的吗?亲家莫不是在说笑?”
董氏回道:“是你先说笑的…”
正在烧火的二房见两人水火不容的样子赶紧喊道:“娘,锅里好像要糊掉了…”
董氏看了看锅里的菜,懒得理会,直接去把元老三昨日煎过的鸡去房里拿过来,倒进锅里。
陈氏大笑道:“亲家,我就知道还是你明事理,不像三媳妇儿,杀了鸡就藏屋里,亲家做的对,鸡汤一家人一起喝!”
董氏没好气的看向陈氏道:“亲家还知道有鸡汤该一起喝呀,那你喝鸡汤时,咋不想想你儿媳,你儿媳是别人家的,你孙子总是你家的吧!你瞧瞧,大房二房都有名字,都能读书,三房的不仅不能读书,连个名字都没有,你们家咋就这么偏心眼子呢?难道是长歪了?”
陈氏气的摔了手里的锅铲,回怼道:“有钱不应该先紧着大的吗?你家大儿媳就是二十两买的,二儿媳彩礼才6两银子吧!”
董氏闻言也不甘示弱:“我们家大宝马上12岁了,不大吗?我记得二房的才9岁吧?再说了娶媳妇你不偏心吗?你大房十两娶了商户女儿,陪嫁了一些布匹,二房娶娘家女儿12两,陪嫁几乎没有,娶我女儿时,陪嫁六箱,被子12床,首饰一盒,还有十两银子,你们家给了九两,说什么九代表长长久久,说明最看重我们家女儿,这话我老头子信,我可不信!”
陈氏听了董氏的话,立刻气的想摔盆,董氏提醒道:“亲家母,那盆是娟儿陪嫁,60文呢!可不比瓦盆…”
陈氏又想摔碗,董氏继续说道:“那也是娟儿陪嫁,是一整套瓷金花碗,价值6两银子呢!”
陈氏激动道:“她不是说不值什么钱吗?”
陈氏气得赶紧冲进鸡圈,把才一个月的小鸡吃水的碗拿了出来,很宝贝的洗干净。
她没想到吃个饭居然捧着几百个铜板。
把碗放好,陈氏不敢再说话,只是用锅铲在锅里用力铲,还发出刺耳的沙沙声。
董氏再次好心提醒道:“亲家母,我瞧着这口锅的花纹有些熟悉,怕是才用没几年吧?”
“是呀?亲家又想说什么?”
陈氏脸上已经没有了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