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千山叠嶂千山远,百峰竞秀百峰险。
韧峭出泉功夫深,滴水穿石情志坚。
观照道心黄粱梦,闲看浮云自在天。
肥猪有食近汤锅,野鹤无粮隐大贤。
六盘山上凉意的秋风袭袭,树林沙沙作响,萧萧黄叶随风飘零,虽然有一点萧瑟,世间难得一份宁静,偶尔几声鸟鸣,仿佛在低语着岁月静好的惬意。
泉水发出清脆的音符,拨弄着小溪,汩汩清流汇入老龙潭内,一潭绿水映着秋月,还有几颗明亮的星星眨着眼睛,偶有欢快的鱼儿跃出水面,激起美丽的浪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龙王庙前泾河龙王敖驯立于山巅俯瞰一马平川,参悟大自然的法则:上善若水,水映日月常恒;至淳如山,山收风雨永矗。水绕山峦生,山傍云雾居。山水交合,动静相宜。蛟龙生渊,蜿蜒溪趣。滴水穿石,道心毅坚。力破万岩,泉涌不竭。
品水悟道,净化身心。水为阳灵动,山主阴安静。滴水成潭,山水多情。百川汇流,何辞艰辛?水形万象,幻化龙霆。热则蒸发,升而腾云;寒则收敛,硬如坚冰。和风细雨,万物氤氲。清风明月知音,高山流水妙境。……
此时敖驯心通三界,神观天、身观地、意观水,他的精神力境界豁然开朗,有了质的飞跃,念力与定力开始追逐他准圣修为的脚步。到了他这个级别勤学苦练没有任何意义,修为与境界要更上一层楼在于悟。这些事需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敖驯感应到千里之外的一些集镇“怨气冲天”,看来人间又值多事之秋,黎民百姓有难了,山中枯坐岂能悟道,修为难得寸进,他决定走出去看看,身入滚滚红尘中悟道。
敖驯化为白衣秀士在人间徒步游历,本想好好散散心,不想人间到处戾气弥漫,怨声载道,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四海良田荒废,一年忙到头还不够交租和交税,谁还种田?由于大量良田荒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物价飞涨,好多所谓的“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难怪近期我的庙宇少了好多供奉,原来人间已成了这个样子,唉!兴,百姓姓苦;亡,百姓苦。
敖驯走了千里山路,就遭遇好几波“打劫”,而且“打劫”的土匪连把像样的刀都没有,稍微像样的武器,就是菜刀和铁棍,大部分是木棍或锄头,不禁让人想笑掉大牙,而且那些打劫的土匪,都是面黄饥瘦,穿得破破烂烂。敖驯恻隐之心大起,知道他们都是善良的老百姓,被逼上梁山,敖驯没有为难他们,随手在地上抓起一把石子,运用神通“点石成银”送给他们,这些银子虽然是碎石子变成,但至少能保证3个月不现原形,保证他们活3个月我也尽力了,其余的看他们的命了。本龙虽然神通广大,也不能过多出手干预世间因果,唉……。敖驯的一念之善,随手之举,已经获得丝丝“阴德”之力的加持,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敖驯又来到了一个州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比较繁华,怡红院内笙歌沸腾,歌舞升平,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争相附庸风雅,而门外附近饥饿的野狗衔着一些无主的人骨到处流浪,“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殍骨”,天堂地狱冰火两重天,人间真实的疾苦,让一切伤春悲秋都太过渺小,敖驯大叹:难怪人间怨气冲天。
敖驯感应到周边一个人神色有异,此人有些面熟,一时也想不起他是谁,此人“生得骨骼清高,相貌秀气,仪容秀丽”,只是眼睛有一抹血丝,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悲愤,身边隐隐散发着红色的戾气,这是“血光之灾”的征兆,必有大事要发生,一时好奇就在附近悄悄地盯着。
敖驯仔细一看心里一惊:好家伙!此人竟然身上绑满了雷管和炸药,这是想与人同归于尽啦!他眼睛一直盯着怡红院的门口,看来是和某个权贵有深仇大恨啦?
敖驯更加好奇,分出一道神识,想从那人的泥丸宫进入脑海,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此人戾气冲天,刚刚靠近就受到漫天业火的攻击。一个凡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戾气与业火?到底是什么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