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来也不叫唐诗,在那个小村里,作为食杂店小老板家的大女儿,她有个十分通俗易懂的名字,唐招娣。
还是后来破天荒考了县里第一,上了这么个在家乡人眼中十分牛逼轰轰的大学,作为她大伯的村长才在她的请求下让她爸给她改了名字,原本她爸图方便就想改个唐招的。她当然不同意,在派出所闹了一顿,气的她爸吼她“爱叫啥叫啥”,然后她给自己起了这么个自认为诗情画意的名字,结果大学第一天就被室友嘲笑说父母不走心。
唐诗以为换了名字,去了别人梦寐以求的高校,从此人生将别有一番天地。可现实让她快速明白,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很有可能就停留在出成绩学校拉横幅庆祝,镇长亲自送奖学金去她家那段时间了。
她引以为傲的成绩在这个大学完全算不上优势,甚至仅仅只是准入门槛,毕竟有那么多全国各地比她分数还高的学子。而分数在这个学校其实也不那么重要,同寝室的本地姑娘,她们可以用比她低二百多分的成绩与她上同一个专业。就算考卷不同吧,可什么卷能考出200的分差。
在与这些时髦的大城市姑娘的朝夕相处中,唐诗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她顺利毕业在这座城市找到工作留下来,也很可能终其一生她都没办法在这里拥有一个小房子。并不是说买房是什么人生必修课,只是跟那些一出生就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准备的好几套房产的本地姑娘比,她的终点注定赶不上人家的起点。
当初临行前,一贯看不上他们家的大伯母难得给她塞了五百块钱,还嘱咐了她一番话,“女孩子书读得好不如嫁得好,你个妮子别呆兮兮跟以前一样就知道啃书本,遇见好的抓紧拿下,比什么都强。”
唐诗深以为是。
然后她就盯上了宋词。本地人,有房产,父母体制内工作,独生子。刚好又涉世未深,唐诗一个小地方出来的半村姑,土是土了点,但是底子不差,尤其身材傲人,没几个回合就拿下了人有些呆气的宋词,小意温柔了好几年,这段恋情一直稳稳当当的。
当然宋词父母知道儿子交了这么个女朋友是无论如何不同意的,他们处了几年,就反对了几年,甚至不断给儿子介绍他们看得上的儿媳妇人选。
最开始宋词也不见,时间长了挨不住就去见个面,遇见合眼缘的就处处看。当初那个让人一起哄就红了耳根的少年,就这么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当时间管理大师。
这些唐诗都是知道的。可她知道自己没什么竞争实力,如果不是宋词这个耳根子软的,换个更渣的来早把她不知道扔哪去了。她用在自己那个因为没有儿子成天酗酒打老婆孩子的爹的手底下生存十几年的经验,察言观色水磨的功夫,把宋词哄得即便烦了她也离不开她。
她觉得这就行了,只要最后宋词能跟她结婚,她不介意她的婚姻生活忠诚与否。
可她安心的太早了,那个姑娘出现的时候,她觉得她的算盘八成得重打。
那是个向阳花一样明媚的女子,富足家庭里养出的活泼开朗,又绝非不谙世事,她进退得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偏偏还能触类旁通,生活过得无比丰富多彩。这样的人再加上人群中耀眼的美貌,让宋词一眼沦陷。当然这样的姑娘是不会主动看上宋词的,可是架不住宋词自己已经沦陷了呀。
那段时间唐诗焦心的连气候的巨变都无暇顾及,发现无论她再用多软的姿态都不能让宋词回心转意之后,黯然回了家,想着回去再慢慢想办法,也许过段日子不见她,宋词就能想起她以前的好了。
结果这个契机来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