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老家雁浦村东面五里地远的地方,有一家国营林场叫雁浦林场。林场规模不算特别大,大约六千多亩。林场的中间有一座六七百年的古寺庙,相传为元代至正年间所建,名为兴福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所以兴福寺的香火也不旺,大部分僧人都还俗种地去了,只留下一名法号焦慧的和尚看守庙门。
焦慧和尚是个护寺武僧,练就一身好武艺。我小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兴福寺找焦慧玩,一是跟着他练习武艺,二是听他讲述武侠故事。
有一天,焦慧给我们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奇怪的事情。
雁浦林场里有一百多名林业工人。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成立公共食堂,各家各户要把粮食交到食堂里去,然后再用饭票到食堂买饭吃。这个情况我在这部书的开头就提到过。雁浦林场里也有个职工食堂,就设立在兴福寺里面,焦慧既给兴福寺看门又给林场食堂看门,用他自己的话说,当的是双天官。
焦慧每天都要练习武功。他的武功根基很深厚,轻功尤其出色,寺庙前面的杨树有三四丈高,他翻几个跟头就能稳稳地落在高高的树杈上,而飞檐走壁之类更是不在话下。
林场领导让他给食堂看门,也是看中了他的这身好功夫。
焦慧练功一般都是在夜间,寺庙大门外有一块平坦的空地,成为焦慧练功的绝好场所。
有一天凌晨两点钟左右,焦慧正在紧张的练功,无意中扭了一下头,突然发现似乎有两个黑影悄悄地溜进了兴福寺内。
焦慧心里猛然一惊,不好,有人进食堂偷东西!
读者可能会问,焦慧为什么断定是偷食堂的东西而不是偷兴福寺的东西呢?原因很简单,这座兴福寺里确实有好多无价之宝,光古代经文就有上百卷,还有不少塑像,一尊尊价值连城。但这些东西只有在识货的人眼里才值钱。兴福寺地处深山老峪,周围住的都是识不了几个字的老百姓,林场的工人文化水平也都不高,对于佛经教义全是门外汉。经卷塑像再珍贵再值钱,他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另外,这个年头儿人们都在挨饿,粮食要比经卷塑像实惠的多,吃饱肚子活下去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要做贼就去偷粮食,谁还去偷盗那些既不能当吃又不能当喝的破书烂卷?
焦慧所料不差,待他运用轻功身子几个起落返回兴福寺时,果然发现食堂的大门已经被人打开了。
焦慧蹑手蹑脚地走到食堂门外。这时,只听食堂里面有一个人说,快快,动作利索点儿,别让那个看门的焦慧和尚发现了。
另一个人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这个钟点儿,和尚早就睡成死猪一个了,怎么能够发现我们?
听其声音,焦慧清楚地辨别出了两个人的身份,竟是食堂里的两个炊事员。焦慧天天和他们见面,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过了一会儿,两个炊事员各自背着一条鼓囊囊的口袋出来了。焦慧守土有责,本想现身截住这两个炊事员,转念一想,唉,还是算了吧,这年头儿如果不是饿极了,谁愿意顶着做贼的坏名声来偷盗粮食呀!他们是炊事员,在食堂可以吃个肚子圆,可他们的家人呢?一定还挨着饿呢!
然而,让焦慧意想不到的是,两个炊事员一口气来了三个晚上偷粮食,仍然没有罢手的迹象。这一下,焦慧接受不了了。林场工人的口粮都是可丁可卯的死数,你们多吃了,别人就得少吃就得饿肚子。都是林场的工人,你们为什么要多吃多占?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我已经放你们一马了,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问题非常严重,焦慧决定采取行动,不能再听之任之。
天亮后,焦慧来到林场场长办公室,把这几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向肖场长做了汇报。
肖场长听了,眉头一皱,问,真有这等事情?你看清楚了?
焦慧说,当然有,是我亲眼所见。我看得很清楚。
肖场长伸手抓了抓脑瓜皮,又问,他们是什么时间进的食堂?
焦慧说,夜里两点钟左右。
肖场长抬起眼来瞅了瞅焦慧,反问了一句,夜里两点钟?你那个时候还没有睡觉?
焦慧说,领导把看守食堂的任务交给我,我得尽到责任呀,我时刻盯着食堂呢!另外,我在那个时间正好要练功。
肖场长听了,表扬了焦慧几句,说你的责任心真强,随后又说,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妥善处理的。
焦慧见林场领导已经表了态,就放下心来,转身要出门。
不料肖场长说,焦慧师傅,你先不要走。
焦慧问,肖场长还有什么事情?
肖场长说,你要记住,炊事员偷粮食的事情,先不要四处张扬。
焦慧不明白肖场长为什么专门叮嘱他这样一句话。按道理讲,炊事员偷粮食这样的丑事,应该尽快让整个雁浦林场的工人们尽早知道才是,也好引起大家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