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当年看出大秦的弊端,也看出秦始皇也对此有认识。
大秦的弊处在于以军功立国,如今天下已定,底层人民就没了向上爬的通道,军队又赏无可赏,如果不是秦始皇还在当时,军队早就哗变了。
论功绩,论远见,秦始皇确是配得上超越三皇五帝的赞誉,秦始皇的威望压得住军队,压得住生活在严苛秦朝律法下苦不堪言的黔首,即使这样,即使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果,当时他在最后赌的是秦不长久。
没想到,秦始皇四十九没了。
没想到,胡亥杀光了能臣,留下了一堆祸害臣子,最后自己也被祸害了。
没想到,胡亥的昏庸奢靡将秦的脱缰加速,最后,秦被灭了。
不论张良承不承认自己是真没想到还是假没想到,张良在自己这个原来的时空,在天幕未有影响时,玩纵横的他,赌对了。
武周时期
武则天倒是看到天幕的解说,很是感慨。不过这些在史书上有记载。
但大唐现在的疆域已经远远大于秦朝时的疆域了。
目前节度使的权力还没有被唐玄宗放大。
疆域大而人少导致疆域难以控制这个难题,也很让武则天头疼。
天幕好似担忧听众们的疲乏,从刚才的铿锵的女声变为雄浑低沉的男声,开始继续:“
秦始皇频繁的大兴土木,如修长城、修玲渠、阿房宫、骊山墓等,当然长城、灵渠确有利国利民的一面,但却导致当时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百姓苦不堪言,是的当时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即使功在千秋——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但一直成为史学家对于秦始皇功大还是过大的争论点。
另外,秦朝当时的军功制也未及时变革,这也是后来秦灭亡的根源之一。
最后,因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史籍中。如贾谊的《过秦论》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但评价人物各有评说。也有人夸赞他。
李贽称他为“千古一帝”。
章太炎也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清代的他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赞扬秦始皇。
李白更歌颂秦始皇“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而贾谊则咒骂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
陈登原更是“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所以,应当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他的功过是非,而不应该用现在的眼光去对待。这样才能公正客观。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